当前位置:首页 > 盛煌 > 正文

保险改革新政策

  • 盛煌
  • 2023-03-14 22:20:12
  • 63
摘要: 2021年汽车保险新规,2021车险综合改革内容 ; 车主、保险公司、车险制度三者之间在某些方面长期存在着矛盾,收费得不...

2021年汽车保险新规,2021车险综合改革内容

;     车主、保险公司、车险制度三者之间在某些方面长期存在着矛盾,收费得不到监管、竞争存在着不良行为、制度得不到完善,整个车险市场笼罩在雾霾之下。但随着2020年9月的车险改革实施,雾霾被扫去了一大片,整个行业多了很多天朗气清。

2021年汽车保险新规

      具体的条文大家可以点击《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阅读,下面是对汽车保险新规的简要概括:

      1、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建立、保障责任优化、产品服务丰富、附加费用合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有序、经营效益提升、车险高质量发展等。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2、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具体包括: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优化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

      3、拓展和优化商车险保障服务,具体包括:拓展商车险保障责任范围、删减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提升商业车险责任限额、支持丰富商车险产品;

      4、健全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具体包括: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机制、合理下调附加费用率、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优化无赔款优待系数、科学设定手续费比例上限。

      5、改革车险产品准入和管理方式,具体包括:发布新的统一的交强险产品、发布新的商车险示范产品、商车险示范产品的准入方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的创新产品;

      6、推进配套基础建设改革,具体包括:全面推行车险实名缴费制度、积极推广电子保单制度、加强新技术研究应用;

      7、全面加强和改进车险监管,具体包括:完善费率回溯和产品纠偏机制、提高准备金监管有效性、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刚性约束、强化中介监管、防范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

      8、明确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具体包括:监管部门要发挥统筹推进作用、财险公司要履行市场主体职责、相关单位要做好配套技术支持;

      9、强化保障落实,具体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跟进督促、做好宣传引导。

      仔细分析这份《意见》,可以发现车险改革细则针对消费者的改动措施非常多,具体的改动有以下这些内容:

1、车险额度调整

      1交强险责任额度调整;

种类

项目

调整前

调整后

      有责总责任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

      110000

      180000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

      10000

      18000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

      2000

      2000

      无责任赔偿限额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

      11000

      18000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

      1000

      1800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

      100

      100

      交强险额度的调整在较大的事故中作用体现更高,如果事故是本车有责,而且本车的人员也有伤亡,增加的7万赔偿限额可以减轻不少的负担。

      2三者险责任额度档次调整。

      三者险原来的可选额度范围是5-500万,现在调整为10-1000万,再也不怕路上的豪车啦!有好奇的同学可能会问了:1000万的三者多少钱啊?据了解,目前各大保险公司还没开到这么高的额度范围,最高只是300万额度要800多块,估计1000万额度的费用要过千。

2、商业车险保险责任更加全面

      1盗抢险取消,原主险盗抢险的理赔由车损险负责;

      211种附加险责任由车损险承担。

      对于车损险,按照正常的理解应该是车辆如果有什么损坏时可以获得维修费用赔偿,但原来的车损险,刮花了车漆不赔、玻璃碎了不赔、自燃了不赔,跟车损险的名字一点都挂不上边,就好比明明是一个门诊医生,却只看感冒不看发烧。

      改革之后,这个医生不仅看感冒发烧,而且喉咙痛、头晕也可以看,减少了大家的负担和麻烦。

      最重要的是,《意见》指导拓展车损险责任的前提是:基本不增加消费者保费支出!芜湖~~

3、合理下调附加费用率

      一般来说,在向保险公司购买车险的时候,都会被以各种名堂理由收取手续费,虽然这个费用受到监管,但是金额还是不少而且监管不够严。

      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原来的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

      除了调整上限,加强监管也很重要,在改革之前就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规定的上限是35%,但实际能收超过40%。

      增加车险责任、下调附加费用上限等等改革措施,都导致了保险公司的利润受损,据车主们的反馈,大部分人买保险的费用确实是低了一些,但平时保险公司给的折扣、补贴、礼品什么的都缩了大水,改革之后消费者真的更加省钱了吗?值得好好算一算。

车险改革新政策

1.交强险方面:(1)额度调整。交强险的赔付升为20万。(2)折扣的调整。30%调整为5折。2.商业车险方面:(1)保障更全了。购买车损险,玻璃破碎、发动机进水等都可赔付。(2)三者险调整。5万--500万的基本保额,提升到1000万。(3)价格下降。车主的车险保费下降。

法律依据:

《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使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的财产保险公司,可以申请在以下范围内拟订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费率调整方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后使用:

(一)在深圳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70-1.2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0-1.25]。

(二)在河南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80-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三)在天津、河北、福建、广西、四川、青海、青岛、厦门等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四)在境内其他地区,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85-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第二条财产保险公司应按照《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0年第3号)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向保监会报送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申请材料。保监会按照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原则审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根据工作需要,审批时可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费率精算报告中全国、各地区车险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等主要指标预期值均不高于各指标前三年平均值,且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率[(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已赚保费]不低于该指标前三年平均值的,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在申请材料中对拟使用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名称编号、费率计算公式和费率调整范围进行简要说明,无需报送详细的费率方案。

第三条财产保险公司应建立常态化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回溯和修订机制。产品获批使用后,如保险公司车险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率等指标的实际发生值与报送申请材料时的精算预期值发生重大偏离,财产保险公司应主动对费率方案进行修订并重新报送保监会审批,严格防范商业车险定价风险和经营风险。

2021年车险新规定是什么?

2021年车险新规分为强制保险和商业车险新规;交强险:调整责任和非责任情况下的保额,调整优惠系数;商业车险:2021年新车险条例改革了第三责任险和车损险。强制交通保险:责任和非责任情况下的保险范围调整。责任案件中,改革前意外身故或残疾的保额为11万,改革后保额增加7万至18万;改革前意外医疗保额1万,改革后1.8万。在无责任的情况下,改革前死亡伤残保额为1.1万,改革后为1.8万;改革前意外医疗保额1000元,改革后1800元;调整优惠系数。对于责任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不同的省市区有不同的免赔优惠系数。商业车险:2021年,新车险条例改革了第三责任险,最高赔付1000万元,可附加外用医疗险的责任,而改革前最高只能赔付500万元;车损险进行了改革,免责险、自燃险、盗抢险等。改革前可以单独购买的,归类为车损险,捆绑销售。

发表评论